谈谈我对目前格子铺存在的几个问题,看法如下:
1.格子很乱,虽然商品很多
我们参考了相当多家这类型的经营者,商品也的确是琳琅满目,但却是存在着两种乱象。第一,格子内很乱,因为都是小东西居多,摆饰没有一定准则,因此当消费者将东西拿起来看的时候,可能忘了原本在哪个位置拿的,只好随手就放回原本的格子。能放回原本的格子还算好,就怕挑挑选选,最后放回到别人家的格子里了。第二,由于是以承租者为导向,只要承租的人不卖违法或是原先合约签定禁止贩售的商品,承租者可以这周卖糖果,下周卖内衣,下下周卖饰品,只要市场接受度高的,承租者就要变得快。这样下来,整家店没有办法分区,变成消费者逛起来眼花撩乱,这格卖的东西是平均单价100元的饰品,下一格马上变成平均单价1000元的限量公仔,不但眼睛看花了,对于价格的判断力也错乱了。
2.缺乏主题
谁会特别约去逛格子店?除非承租者特别去补货,否则一般人好像不会去逛一家不知道是什么诉求的店。你要说他是十元商品店,东西也没那么便宜;你要说他是礼品店,东西为了展示也没有办法好好包装,还不如去诚品采购;你要说他是精品店,太贵的怕被偷,缺少专人解说与介绍一点也精品不起来。最后把他看成杂货店,但却也买不到一灌可乐或一包米。整家店的市场定位相当模糊,所以真的除非是经过或是等公车,要不然还真的不会逛过去。
3.如果认真比较,我还不如透过网购还比现场便宜
由于多数的承租者还是会有成本支出的心态,毕竟一个柜位一个月平均也要100元,因此只好反应到商品的售价。而网路本就是无店面成本(还不用去补货) ,销售价格自然就比门市还便宜,即使一个月月租一千元,一年下来也是要万把元。这样来说,现场就变成展售店的模式,大家现场看看喜欢的手机拍下来,回去上网搜寻比较后再购买还更便宜。
光是以上三点,个人看法就认定市场不够成熟。虽然现在还很热,但主要是很多人
还不知道也没逛过。如果再过半年,大多数的人可能都逛过了,或许也不会特别想再去逛逛,这时候残酷的事实将会降临在承租者的身上。因为承租者必须面临以下更大的考验。根本来说,承租者其实是很劣势的族群。
承租者还有更多的辛酸
说完了消费族群的问题后,相信对承租者已经造成相当大的打击,但承租者其实还需背负更多的困难。这几天我们在网路看到相当多的格主反映出很多问题,简单整理,就有三大难题难以克服。 ( 1 )东西被偷的很严重,辛辛苦苦手工制作的东西,厂商只赔25 % ( 2 )每次去补货,看到柜子好像备龙卷风扫过一样( 3 )补货麻烦,时间有限且成本不符。将此三个原因拿来仔细分析探讨,看法如下:
1.东西被偷的很严重,辛辛苦苦手工制作的东西,厂商只赔25 %
要偷格子的东西真的是太容易了(特别是冬天) ,只要人多的时候,把手伸进去格子里,就会造成监视器的死角,再把东西放入袖子,喜欢的就可以带回家了。两人一组(或是人多)更好办事,一个故意询问店员问题,其他的人就可以来个30秒大搬家。店员再多,也比不过客人多,买个东西被人盯着看,逛起来不自在也提不起劲。怪不得许多博客都反应失窃率极高(这里,这里) ,但赔偿只有一点点,卖热型商品反而赔的比赚的还要多的多。
2.每次去补货,看到柜子好像备龙卷风扫过一样
因为摆饰并没有规范,格子布置的创意就随你发挥。因此消费者也发起最大的创意,放置回去的时候,也帮你随意布置一番,经过数十个起起落落,龙卷风就这么成型了。如果要求店员协助,他也只能帮你把东西摆正。但数百个格子,数千次起起落落,还要招呼客人兼抓贼的任务,你认为他会有多少时间为你做布置,还不如自己去顾摊比较实际。
3.补货麻烦,时间有限且成本不符
很多格子店只提供部分时段补货,如果店在经营的时候就比较无法提供补货服务(抓贼比较重要) ,而格主就必须经常前往关心货品是否已短缺或摆饰是否美观。这么个来来去去,车钱油
钱比格子赚来的辛苦钱还少,还得付格租,自然整体经营下来可以赚到钱的没几位。如果依据80/20法则,以及部落格文章爬文的观察跟与租格的朋友询问结果不难发现,真正可以赚到钱的20 %都不到(大家还在蜜月期尝试中) ,相信半年内会更加速的锐减。
要把格子铺做大,要把这个行业做好,格主和铺主还是要考虑上面的问题,早点解决问题,争取引导格子铺行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