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员怎样介绍自己的产品

[日期:2008-11-11 ] 来源:互联网  作者:佚名
   如果销售业绩不佳,一定是因为销售人员“好的没说好,坏的没说坏”,所以就不上不下,与客户的关系就不冷不热,最后业绩也做得“不死不活”。
  美国康奈尔大学科学家做过一项心理实验,为“意愿决定我们所见”的假设提供了有力的证据,证明人们在看东西时会无意识地按意愿进行选择,带有很大的主观性。
  这个实验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
  家里的挂钟,12点跑到了3点的位置,怎么看怎么别扭,即使够不着,也要垫个凳子上去把它扶正。我想,绝大多数人碰上这种情况,都会马上去把它扶正,而且是不用别人提醒的。同样的道理,在进行销售时,当客户的现状是歪的时候,我们必须给他树立新的正确图像。否则,倘若客户心中没有正确图像,歪的时候,他也会觉得自己现在挺正常的。
  无论是作为企业经营者和管理者,还是作为普通的销售人员,“成交”应该才是终极目的。为了达成成交,企业或是销售人员不懈地努力着:将产品做得更好、把营销策划做得更好、提高销售人员的个人素养……这些都是我们平常所关注的,然而,很少有人更深入地想一想:决定成交的最根本原因是什么呢?为什么客户有时愿意和我们成交,有时又不愿意和我们成交呢?我觉得,这个根源,应该追溯到人们的心理层面。我们的行为都是由意识所驱使的,将产品做好、把营销策划做好,这些无非都是销售员心中已形成了的意愿图像,并受它的驱使。如上述“挂钟歪了”的事例,销售行为也不例外。
  把好处说够
  有一句谚语叫“牛不喝水强按头”,意思是强迫某人做某事。这当然是做不到的,但我们可以想办法让牛主动喝水:第一,把牛放出去运动,运动出汗后,牛自然会喝水,以补充身体内的水分。第二,在牛草料里放点盐,牛吃草后自然会产生饥渴,有了饥渴也就有了喝水的需求。
  可见,要想让人主动做某件事,必须给他创造一定的需求。
  人们买东西,正是因为有心理的需求,搞销售的,就是要把人们的那种需求,给它明显化,给它Show出来,说服客户相信你所供应的产品或服务是物超所值的,这样就起到了销售的作用,赢得了客户的心。“挂钟歪了”的心理学原理告诉我们:人们内心有一个正确的图像,如果与现实出现了反差,歪了,就会产生认知不和谐,这时人们就会感觉有种压力,有种不安的感觉,甚至会因此产生一种动力——把它扶正。并且,这种动力是自动自发、自行负责的。当你给他树立了新的图像,树立得比较清晰后,客户就会喜新厌旧,开始对旧的图像不满意。当客户觉得有了新的方案时,他就一定要把旧的状况改变。他便会自动搜索,自动校正,直至他将现在的图像和你给他树立的图像吻合了以后,才会觉得满意,这样,客户也就达成了你的成交目的。
  所以说,销售是需要用到心理学理论的。当客户图像是歪的时候,当他的现状并不好的时候,他可能会忍耐、会将就,所以我们做销售的工作,就是要把新图像给他树立清楚。一个擅长描绘新图像、描绘客户心中愿景的人,就容易把生意做成。
  让我们看看下面这个例子:
  A公司的总经理某一天惊奇地发现,他的某位销售员当天竟然卖了30万美元,于是他便去问个究竟。
  “是这样的。”这位销售员说,“刚刚一位男士进来买东西,我先卖给他一个小号的鱼钩,然后告诉他小鱼钩是钓不到大鱼的,于是他买了大号的鱼钩。我又提醒他,这样,不大不小的鱼不就跑了吗?于是,他就又买了中号鱼钩。接着,我卖给他小号的鱼线、中号的鱼线,最后是大号的鱼线。接下来我问他上哪儿钓鱼,他说海边,我建议他买条船,所以我带他到卖船的专柜,卖给他长20英尺有两个发动机的纵帆船。他告诉我说,他的车可能拖不动这么大的船。于是我又带他去汽车销售区,卖给他一辆丰田新款豪华型‘巡洋舰’。”
  经理目瞪口呆,难以置信他的员工会如此轻松就卖出这么多商品,他好奇地问道:“一个顾客仅仅来买鱼钩,你就能卖给他这么多东西吗?”
  “不是的,”这位销售员回答说:“他是来给他妻子买针的。我就问他,‘你的周末算是毁了,干嘛不去钓鱼呢?’”
  看似不可能完成的销售奇迹,究竟是如何做到的呢?答案很简单:是通过一次又一次地在客户心目中建立新的意愿图像,帮助客户发掘自己没有意识到的需求,来实现成交的。
  这个案例生动地告诉我们:销售和人的心理有关,懂得挖掘客户内心深处的需求、不断在客户心中建立新的意愿图像,有时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那么人内心深处最根本的需求是什么呢?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追求快乐,逃避痛苦。这是人的本性,所以对于销售人员来说,要对客户做的工作也只有一个:把好处说够,把痛苦说透。
  我们一定要学会利用网状激活系统打开客户的盲点。其实,客户一旦开始追寻目标,就能给自己寻找理由,并且比销售人员找到的还要多,客户如果能给自己建立起理由,销售就已经成功一半了。
  帮助客户把好处想够,把痛苦想透,他就会愿意和你成交。你帮助客户想好图像,实质上就是建立一种意愿,一旦一个人心中有图像了,他就会自己给自己搜索,然后给自己建立起一种决定。
  把痛苦说透
  掏钱总是一件痛苦的事情,所以拒绝就成了一种本能。
  面对这种情况,我们该怎么办呢?很简单:将“不买某件东西的痛苦”塑造够,使之超过花钱的痛苦,客户同样会愿意和我们成交。但这就要考验销售人员的个人素养了
录入:mp045

上一篇:干洗市场的空缺点在哪?

下一篇:情感营销


美萍物业管理系统 美萍会所管理软件 美萍音像销售管理 美萍足浴管理系统 美萍桑拿洗浴管理 美萍会员管理系统 美萍娱乐管理系统
美萍美发管理系统 美萍装修电子报价 美萍美发管理系统 美萍保健按摩管理 美萍酒店管理系统 美萍会员销售管理 美萍客户管理系统
美萍营销管理系统 美萍汽配管理系统 美萍汽车美容管理 美萍人事管理系统 美萍汽修管理软件 美萍餐饮管理系统 美萍手机销售管理
美萍酒吧管理软件 美萍建材销售管理 美萍茶楼管理系统 美萍培训机构管理 美萍快餐管理系统 美萍服装销售管理 美萍超市管理系统
美萍咖啡馆管理 美萍医药管理系统 美萍进销存系统 美萍洗衣店软件 美萍库存管理系统 美萍健身房管理 美萍体育场馆管理
美萍诊所管理系统 美萍鞋店销售管理 美萍图书销售管理 美萍体育用品管理 美萍瑜伽会馆管理 美萍房介管理系统 美萍眼镜管理系统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