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该往那里走?

[日期:2008-11-11 ] 来源:互联网  作者:佚名
“低成本竞争”显然已被集体缴械,面对日益严峻的全球竞争,许多中小企业在尝试了多种营销手段后,依旧感到茫然,不知道营销该往哪里走? 

  “创新”可以救命!首先,创新我们的视角,用新的视角来看老的营销障碍,你会发现,那不是障碍是机会!比如,你有没有发现“产品(服务)过剩”的背后存在巨大的稀缺?——个性化的差异化的高价值的产品(服务)的稀缺!价格战的背后是什么?——大家都不懂得打价值战!“广告价格高、效果差”的背后是什么?——大家都不懂传播的新理念新方法!“渠道称王称霸”的背后是什么?——新型渠道被忽视了!“全球化的激烈竞争”的背后有什么机会?——全球化的合作、合作资源的充裕!等等等等,这里不一一列举,实际上中国智慧早就看穿了危险与机遇的关系,所以从来说危险的时候都把机遇带上,叫危机!进一步的问题是:我们该如何做呢? 

  一、从根子上创新:创新核心竞争力和商业模式。 

  营销看上去只是企业的功能之一,实际上整个企业都是在做营销,要想从根本上提升营销力,必须从企业的根子上进行创新,那就是:创新核心竞争力和商业模式!我们知道PPG、美特斯邦威,也知道如家快捷、携程,包括阳光100、产权式酒店、安利直销等等,大到美国上市公司、世界500强,小到花木租赁、衣服干洗服务等,每年每个行业几乎都会出现一些激动人心的案例,他们通过核心竞争力和商业模式的创新,走出了死胡同,甚至颠覆了格局!其实,这些不到1%的企业已经在用他们的成功向我们超过99%的其他企业揭示答案: 

  1、企业能力应该由分散走向集中,在核心能力上做加法,对非核心能力做减法;“专而强”是未来赚钱的唯一道路。 

  2、核心竞争力和商业模式应该由模仿走向创新、由同质走向差异。唯此方可能避开竞争、符合市场需求,从而四两拨千斤、轻松致胜! 

  这里实际上也点到了核心竞争力和商业模式创新的方向和标准。关键是如何创新核心竞争力和商业模式? 

  1、变线性思维为网状思维。产业的价值链是一条线,我们过去习惯沿着这条线思考,比如,供应商、顾客等,在产业与产业之间发生大量交叉和重叠的今天,我们为什么不可以把本产业价值链以外的第3方拉进来思考?我们为什么不可以向第3方甚至第4方第5方赢利呢?这就是网状思维!实际上奥运会早就做到了,现在很多消费品也做到了,比如打火机可以不收消费者的钱,但收酒店宾馆的钱,因为酒店宾馆在打火机上面做广告,等等。 

  2、变追随式思维为反叛性思维。在企业经营涉及到的任何一个方面,如生产、技术、资本、渠道、产品、传播、团队等,我们来看:传统的做法有什么问题?可不可以偏偏不这么做?就是要和别人不一样。比如,大家都办工厂,我能不能不办?别人都在传统的店堂销售?我能不能在网上销售?别人都要资金投入,我能不能不要资金投入?……如果这样,要怎么做?会出现什么问题?如何克服这些问题?……哈哈,你会发现很多金光闪闪的创意点子就出来了,而且有些创意点子可以串成线,可以用!正是这样,才出现了虚拟经营、网络商城、数字化传播、第三方支付、托管等等。 

  当然,核心竞争力和商业模式的创新离不开一个最重要的前提:对产业及环境的深度洞察和准确预测。最合适的才是最好的,最合适的才可能是最有效的,离开这个深度洞察和准确预测,合适无从谈起! 

  二、从基石上创新:创新顾客价值! 

  企业的基石是什么?——顾客价值! 

  在同质化的僵局里,唯有创新顾客价值才能破局。这种成功案例多得不胜枚举,可以断言的是:所有成功的营销突破都离不开顾客价值的差异化,差异化是突破竞争的必用钥匙!现在令人关注的是:差异化为什么会有失败案例?是的,存在错误的差异化,差异化应该注意一些关键点:1、要有市场意义;2、要有真正价值;3、不要教育市场;4、要有竞争壁垒;5、要提到文化层面;6、要快速占位;7、及时延展和升级。另一个关键问题是:如何创新顾客价值?主要方法有二: 
  
    1、纵向思维:主动细分市场,找到空白市场或对手薄弱的市场,推出更具个性化的产品(服务),洗发水、感冒药行业给了我们很好的演绎,实际上,现在很多行业仍然存在很多细分的机会。操作的关键点是细分的纬度和宽度合不合时宜,合不合自己。 

  2、横向思维:就是科特勒老先生说的“水平营销”,也是业界所俗称的“杂交营销”,将不同行业不太相关的需求进行横向嫁接,为顾客创造了新的价值。比如,手机与电脑的嫁接,家电与家具的嫁接等等。这种思维方法可以克服细分市场太小的毛病。 

  需要回头再给一次打击的是:同质和模仿思想的于心不死!我们承认:过去同质和模仿甚至是最好的思路,因为过去产品(服务)稀缺,而且这样可以避免技术和市场开发两项巨额成本!但今天产品(服务)是过剩,技术和市场开发受知识产权和品牌壁垒的保护。今天,必须差异化,这基本上已经没有争论的价值。 

  三、从力量上创新:创新资源利用方法。 

  我们在总结中国共产党革命成功的经验时,会发现两句很关键的话:1、集中优势兵力歼灭敌人;2、建立统一战线。前一句讲的是聚焦,后一句讲的是借力。聚焦和借力是老方法还是新方法?说是老方法,是因为:不仅仅是中国共产党革命时期已经在运用,而且古今中外几千年的政治军事历史实践已经屡试不爽。说是新方法,是因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企业的很多财富多是靠跑马圈地、靠机会主义的行动换来的,在这个特定的环境里,不太需要聚焦,甚至需要分散,虽然也需要借力,但没有今天这么迫切和重要。所以,从行动上来说,存在改变和创新。那么,如何聚焦呢? 

  1、在品牌上聚焦。中小企业基本上不应该实行多品牌战略,能实行子副品牌模式已经是具备了一定的条件,对于大多数中小企业来讲,最现实的模式是单品牌策略,在相当时期内,聚集资源把该品牌做强做大,再图延展和扩张。企业在这个问题上应该清醒并能抵挡诱惑。 

  2、在业务上聚焦。中小企业基本上只应该发展一个现金牛业务和一个明星业务,其它都应砍掉。这似乎很武断,不服气地可以通过邮件来与我辩论,尽管我们深知自己虽然服务了很多行业,但仍然有些行业没有涉及,但根据我们的知识和起码的逻辑,建议中小企业应该这样去做专做强,当然转型期有计划的过渡例外。 

  3、在重点顾客上聚焦。这里有两层含义,一是所定位的顾客,必须坚持瞄准。二是初期应该在所定位的顾客中瞄准重点,叫启动“重中之重”,这样从全盘获利的速度和效益来计算,都会是最佳。 

  4、在渠道上聚焦。渠道的发展离不开企业的帮与控。所以也要聚焦。事实上,最先突破的一般是某一种渠道模式和某一种渠道种类。 

  5、在区域在聚焦。市场在走向多元,全国全球老大不一定是地方老大,地方老大也可以永远不做全国全球老大。特别是有些行业,比如烟酒,消费者对它是有历史感情地域感情的,这种感情不是靠企业规模或者短时间内大力投入所能建立起来的。除了感情,其它许多因素与顾客忠诚也有关。市场竞争应该从市场份额快速向顾客份额转型。这需要我们聚焦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和目标顾客身上,坚持不懈地做顾客忠诚方面的努力,用市场深度抵御市场宽度是很有前途的做法。 

  6、在传播上聚焦。主要体现在对顾客的诉求点上,应该有所坚持,并在相当长时期内不变。这是一个“简单+重复”的传播真理,不相信?可以解剖任何一个传播上的成功案例。 

  谈完了聚焦,再来看看如何借力? 

  1、品牌上借力。可以主动挂靠大牌名牌,如金六福挂五粮液等,也可以收购老字号,象联想收购IBM走向国际,当然,也可以是小收购,很多老字号品牌资产不错,但正在廉价抛售,是些好机会。对比凭一己之力从0开始建立品牌,借力会快很多。 
  
    2、产品上借力。直接把别人好的产品拿来,但要记得换上自己的商标,象史玉柱把褪黑素拿过来变成脑白金等等,不要自己去开发,太慢,而且不一定有这个能力。 

  3、渠道上借力。直接与渠道大腕结盟甚至合股,看情况办理,自己不行就与人合作,起点一定要高。 

  4、传播上借力:主要的方法如:抓意见领袖;靠名门;借台子;搞联合;借大势等。 

 特别需要强调的是:我们必须克服单打独斗的传统型的习惯性的思维,现代社会一定是分工的、合作的,资源的利用绝不局限于自己所有,全世界的资源都可以为你所用,只要你懂得利用。 

  最后,我们从传播上来创新,即:创新传播。第一个问题是:市场竞争的重心已经转移到哪里?很多人还在说决胜终端,殊不知,对手在顾客来到终端之前就把顾客给抢走了。不是吗?我们去买很多东西,不是去之前就有主见了吗?营业员说什么说?!越说越反感,作为顾客,我们知道自己要买什么?为什么会这样?这些指定购买品牌早已经成功地占领了我们的心智。市场竞争的重心已经转移到顾客的心智上了!已经不在终端!当然,我并没有教你放松终端,终端决不可放松,必须争夺,甚至成为第一。
录入:mp044

上一篇:营销的特色,打造中国式营销

下一篇:让世界轰动的营销理念


美萍物业管理系统 美萍会所管理软件 美萍音像销售管理 美萍足浴管理系统 美萍桑拿洗浴管理 美萍会员管理系统 美萍娱乐管理系统
美萍美发管理系统 美萍装修电子报价 美萍美发管理系统 美萍保健按摩管理 美萍酒店管理系统 美萍会员销售管理 美萍客户管理系统
美萍营销管理系统 美萍汽配管理系统 美萍汽车美容管理 美萍人事管理系统 美萍汽修管理软件 美萍餐饮管理系统 美萍手机销售管理
美萍酒吧管理软件 美萍建材销售管理 美萍茶楼管理系统 美萍培训机构管理 美萍快餐管理系统 美萍服装销售管理 美萍超市管理系统
美萍咖啡馆管理 美萍医药管理系统 美萍进销存系统 美萍洗衣店软件 美萍库存管理系统 美萍健身房管理 美萍体育场馆管理
美萍诊所管理系统 美萍鞋店销售管理 美萍图书销售管理 美萍体育用品管理 美萍瑜伽会馆管理 美萍房介管理系统 美萍眼镜管理系统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