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10万特许加盟费,每次花4000元运费,从千里之外的江苏溧阳天目湖拖两三百条“胖头鱼”来汉做菜卖。如果不是在中国厨师节上亲耳听到原产地厨师的介绍,谁也不会想到,武汉的餐馆开始从外省“进口”鲜鱼了。
湖北省号称千湖之省,武汉也叫百湖之市,渔业水产资源自古以来就非常丰富,可为什么弃本地鱼而不用,引进外地鱼呢?据引进方某宾馆负责人称,天目湖的鲜鱼养殖已非常集约化:原生鱼群从上游入湖,即开始由专业养殖公司分类、分“年龄”养殖,湖中随时保持4至8年等不同“年龄段”的鱼群,湖面有如农田休耕区一样的“休捕区”,如此休养生息保持了鱼类的野性,肉质好,市场价值高。反观武汉近郊湖泊所产鱼类成菜后,均多少带有土腥味,怀疑是污染所致;而在省内的清江等地也出产比天目湖质量还优的鱼,可目前仅停留在粗放经营阶段,捕捞的鱼儿大小不一,无法适应餐饮市场的规格化使用。
据了解,天目湖鱼能获市场高回报还有政府参与的“包装”因素。仅以天目湖“胖头鱼”为例,有国家、省级质量及其他方面的检测证书10多个,甚至每条“胖头鱼”做成的鱼头汤,还要出示专门机构发放的防伪证书,并要食客亲自揭封条才能食用。
这样的“包装”,是以平时对湖泊的严格管理为前提的。反观武汉近郊的汤逊湖、省内梁子湖,尽管鱼丸、螃蟹声名远播,可污染也随着开发逐年加深。据悉,从江苏引进天目湖鱼,宜昌还走到武汉的前面。在人们越来越崇尚健康饮食的今天,江苏的做法确实值得湖北省水产资源开发保护的相关人士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