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批价值8万多欧元的手工雕刻保鲜萝卜,经常州检验检疫局抽样检测合格后,从上海港登船直奔荷兰,并将次第“绽放”于当地高档西餐馆的餐桌。这批由溧阳人巧手雕琢的“花样萝卜”,不仅开了我国传统食用工艺品进入国际市场的先河,更开辟了我国蔬菜出口的新领域。
技术难题一一攻克
蔬菜(萝卜)雕花是我国传统饮食文化中的一枝奇葩,兼具食用性和观赏性。多年前,国外的西式餐饮也“中为洋用”,广泛引进、使用了中国的蔬菜雕花技术。但由于解决不了保鲜、保味、保形难题,雕刻蔬菜一直未能进入工厂化生产。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餐饮场所只能即时制作、即时供应,不仅操作繁琐、出菜时间长,而且季节性限制极强。
长年在海外从事餐饮业的华人叶文约先生也被这一问题困扰着,精明的他更是从中寻找到了商机。经过一番考察,叶先生选中了溧阳这一好山好水、生态环境出众的宝地,希望凭借当地的优质原料开发出新型雕刻蔬菜。
经过一番运作,叶先生开办的溧阳好美佳食品有限公司与清华大学挂上了钩,双方围绕素菜易变质、变形、变味的“三变”难题,历时三年时间,共同开发出获得国家专利的食品级保鲜剂,一举攻克了新鲜蔬菜不宜长期储存和长途运输等难关。他们利用常州优质蔬菜原料,经手工雕刻成玫瑰花、莲花等形状,并采用先进、安全的保鲜技术,加工成可常年供应的新鲜即食食品。
萝卜雕花身价猛增
从“好美佳”走出的“花样蔬菜”造型逼真,色泽诱人,又有着新鲜蔬菜的鲜嫩水灵,不仅令人见之胃口大开,而且还有着酸甜适度的口感,非常适合做餐前的开胃食品。据介绍,这样的雕刻保鲜蔬菜食用期长达9个月,只需用清水一冲便可放心食用。
雕刻蔬菜的工厂化生产大大提高了农产品附加值,从普通萝卜到“玫瑰萝卜”,溧阳农产品的身价猛增了近10倍。目前,溧阳蔬菜种植基地走上了扩大生产规模,国内、国外市场并举的道路。
检验检疫保驾护航
尽管雕刻保鲜蔬菜填补了餐饮界的一大空白,但它是能否“花开世界”,却一度是一个未知数。因为农残问题,蔬菜在出口市场上始终是一个高风险商品。日本、欧盟、美国等国家和地区纷纷制定各种蔬菜农药残留限量标准,如日本对蔬菜的农药残留限量标准有317个限量标准,而荷兰则制定了123个农残限量标准。
为了使常州雕刻蔬菜顺利进入国际市场,常州检验检疫部门专门成立工作小组,除了大量查阅欧盟农残限量规定、风险预警报告及相关蔬菜资料等,还对原料生产地进行种植情况和农药使用情况的调查,对工厂使用原料进行排查,对加工成品和原料进行针对性农残检测。在检测的24个项目中,这批雕刻萝卜全部顺利过关,确保了最终的顺利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