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创制标准有新突破
[日期:2009-06-24 ] |
来源:互联网 作者:佚名 |
|
长久以来,因为中西文化差异而被国际主流市场排斥的中药,在制作标准方面有了新突破:南京高新区和南京中医药大学共建的海昌中药饮片及中成药产业化项目5月27日奠基,这是江苏省首个中药饮片及中成药创新基地,其中药饮片生产技术SOP(标准操作规程)将能满足国际草药最高标准,并将成为中国该领域的行业操作“准绳”。
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专业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唯一的以中药炮制为重点的重点学科,由蔡宝昌教授承担的2010版《中国药典》“中药饮片标准修订用样品的统一加工炮制研究”课题,对325种中药饮片炮制工艺制定了统一的质量标准,在全国乃至世界中药饮片的标准化方面占据了技术和标准的制高点。项目分三期实施,包括中药饮片厂、中成药厂、科技研发大楼、国际科研交流与合作中心、中成药物流中心、以中医药治未病为特色的亚健康防治中心等,工程投资超过10亿元。
中国有记载的中药历史已有两千余年,从炎帝神农氏尝百草而崩葬,到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著成《本草纲目》,中华中药医学博大精深。但由于国际市场上对重金属、农药残留、植物提取物标准化、环保等标准的“绿色贸易壁垒”,中国中药打入世界市场步伐较为缓慢。
海昌药业研发中心主任徐自升告诉笔者,目前中国大陆中药饮片炮制(使药材减毒增效的传统制药技术)规范不统一,这是严重阻碍中医药学走向世界的主要原因。
南京中医药大学副校长蔡宝昌表示,所谓SOP,就是对每一味中药材从采集水源地水温、采集后浸泡时间、浸泡温度、切片厚度、切片形状、干燥时间、干燥温度等诸多环节分别制定不同的步骤和标准,为行业提供能够适应世界的药界“准绳”。
在海昌药业研发中心,目前普通500多种临床常规中药已有328种建立了SOP档案,其中包括何首乌、地黄、决明子、甘草、当归、芥子、酸枣仁、五味子、山茱萸等。该中心已制定出适合炒黄类、蒸制类、蜜炙类、酒炙类、醋炙类、盐炙类、煅制类、麸炒类药物生产技术,随时可将其产业化。
目前,规划占地四百亩、投资十亿元的南京海昌中药园区已经启动,将分三期分别建设中药饮片及中成药产业化项目、国际科研交流合作中心和亚健康防治中心。
录入:mp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