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镜市场快速发展的同时,从业人员混杂、证照不全、质量不过关的现象也日益突出,特别是乡镇区域的配镜单位,从设备到资质更是良莠不齐。
目前,我国佩戴眼镜的人约有3.6亿,这其中还不包括那些单纯以美化个人形象或是起到遮阳功能的装饰镜。眼镜行业蕴藏的巨大利润以及广阔的消费市场,自然也吸引了大批的企业投身其中。但让人担扰的是,目前眼镜市场快速发展的同时,从业人员混杂、证照不全、质量不过关的现象也日益突出,特别是乡镇区域的配镜单位,更是良莠不齐。笔者所在的江苏省赣榆县质量技监局对全县18个乡镇的30余家大大小小的眼镜店进行调查,配镜条件及配镜设备整体合格的竟不足10家,特别是乡镇眼镜市场存在的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亟待有关部门和消费者共同关注。笔者在调查中,主要发现了以下问题:
眼镜质量无保证。部分眼镜生产经营单位未能严把进货关,没有完善的进出货物检测验收制度,只是凭借经验来分辨眼镜产品的好坏,无法保证出具的眼镜产品计量数据准确可靠。同时,由于供货商缺乏有效监管,材质来源复杂,个别经营商为了降低成本,购进一些质量低劣的材质,损害消费者利益。
配镜设备不全。部分乡镇眼镜配制经营单位配置的计量检测设备不能完全适应其经营活动。有些眼镜店缺乏必要的焦度计、验光镜片及电脑验光仪等计量器具,尤其是乡镇中小型眼镜店,很多都没有基本的验光、配镜操作规程及相关管理制度;还有一些眼镜店不按有关工艺操作,导致加工出来的眼镜不符合国家标准。
部分眼镜配制经营单位的计量器具已超过检定周期,有些甚至未进行检定就投入使用,以致计量失准,配出的眼镜合格率不高。
大多乡镇配镜职员无证从业。按照国家《眼镜制配计量监督管理办法》规定:“经计量业务知识培训合格,取得相应职业资格的专(兼)职计量管理和专业技术人员,负责眼镜制配的计量工作”。也就是说,从业人员必须持有专业资格证书。但据调查,目前乡镇区域持证上岗的从业人员不到20%,绝大部分配镜人员都是眼镜商临时招聘的员工,没有相应的资格证书,也没有进行过严格培训,经无证人员配制出的眼镜,质量自然难以保证。
笔者认为,导致出现此问题的主要原因有:
乡镇区域眼镜行业的监管乏力。大部分乡镇区域眼镜行业监督管理体制不完善,相关部门对证照不全、材质不合格、设备不达标、从业人员缺少资格的行为处罚力度欠缺,检查考核不够细致严格。
市场准入制度执行乏力,乡镇区域眼镜行业标准和规章制度建立普及力度不到位。资格认证制度面过小过窄,导致从事眼镜行业的店铺从设备、从业人员资格、服务质量、眼镜品质等几个方面考核认证常常因种种原因,不能得到有效实施。
乡镇区域眼镜行业的培训监督及专业培训不到位。乡镇区域的眼镜配制行业常常因地理条件及各种客观条件限制,培训监督与专业培训的广度与深度都不能达到相关要求,这就很难从提高配镜从业人员的技术水平和职业道德层面来改变目前眼镜市场良莠不齐的现状,从根本上遏制目前市场上存在的一些不良行为,保护眼镜消费者利益。
乡镇区域的眼睛保护意识及眼镜知识宣传力度不够。乡镇区域的群众因地理、经济及信息原因,对眼镜的辨别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不足,从而忽略了低质眼镜对身体的危害程度。
鉴于眼镜市场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应该针对乡镇区域的眼镜经营户,在监督管理的同时,以正确引导为前提,逐步规范从验光到制配镜各个环节,打破家庭作坊式经营模式,实施环境有条件、管理有制度、人员有证书、设备有台账、器具有检定、加工有标准、成品有检验、操作有规程、产品有标识、售后有服务的“十有”经营行为。笔者建议,可施行如下具体措施:
首先,从制定可行的管理制度入手,要求制配镜单位制定进货验货制度、验光规范、制配镜制度、设备使用维护制度、计量器具管理制度等,并狠抓制度的落实,以制度落实为主线,全面提高验光配镜单位的质量水平。要逐步提高验光配镜从业人员专业素质和服务技能,强化他们的质量意识和服务意识。要求从业人员熟悉相关国家标准,组织他们参加相关技术培训,并取得资格证书。做到人员持证上岗,加工依据标准,检验有规范、有记录,使眼镜制配活动有章可循。
依据《眼镜制配计量监督管理办法》要求,督促制配镜单位配齐与经营相适应的计量测量设备,如从事角膜接触镜配戴的,经营者必须配备相应的裂隙灯、角膜曲率计等,达不到规定的要求限期整改,从硬件上保证验光配镜工作要求。同时加强在用计量器具强检工作,加强相关计量法规知识宣传,提高法制计量意识,对其使用的验光镜片箱、焦度计、验光仪、角膜曲率计等强检计量器具实行登记备案,并严格按周期检定、年审。
加强售后服务质量的管理,让企业认识到,只有优质的制配技术,没有良好的售后服务同样不行;要提高售后服务意识,有条件的可配备电脑,建立完善的用户档案。
加强日常监督管理,针对实际情况,加大力度提高眼镜镜片的委检率,从源头上切断劣质镜片进入市场,可采取定期巡查制度,主要检查镜片委检情况,计量器具使用及制配眼镜工作是否严格按规章制度执行。对经营者违反《眼镜制配计量监督管理办法》及相关法律法规行为的,要严格按《办法》规定和相关法律法规进行查处。
加强宣传和引导。首先,要加强《眼镜制配计量监督管理办法》和相配套法律法规,以及有关国家标准及相关知识的宣传,提高消费者的自我保护意识。此外,还要通过监督检查,引导从事眼镜生产经营及验光的单位加强质量管理,完善计量检测体系和建立质量保障措施,逐步规范乡镇区域的眼镜市场,切实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