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不要让激励成为祸患

[日期:2009-06-09 ] 来源:互联网  作者:佚名
 比如说,强心针、可的松等等。这些激素的使用,可以激发元气,让人体瞬间产生动力,从而缓解由动力不足导致的不良症状,避免严重后里的产生。
 
  “工资”就好比是人体的正常动力源,如果工资在稳步上升,企业凝聚力就会越来越强,就像人的元气越充足,身体就越好是一样的。如果是突然得到了一笔额外的“钱”,员工的积极性随之陡增,它就成为那支“强心针”。然而,如果总是得到这种“钱”,就不会有那么多的热情了;如果由此影响了原有“稳定工资”,使其起伏不定,企业的凝聚力就越来越低,危机四伏。就好比,人天天吃激素,表面上精神抖擞,身体却越来越差,最终元气大伤。
 
  钱不是万能的,它会让人有激情,但如果总是这样激励他们,或会让人熟视无睹,或会让企业危机重重。
 
  三、激励需要一套“组合拳”
 
  我们不否认“钱”的激励作用,但激励员工的手段绝不仅仅是“钱”,而是包括钱、权、名等等一系列手段,哪怕是CEO的一声问侯都可能成为激励手段。这套“组合拳”不能偏于某一项,否则后患无穷:偏向于“钱”,人们会唯钱是图、无钱不做事;偏向于“权”,人偿会争权夺利、以权谋私利;偏向于“名”,就会有欺骗隐瞒、弄虚作假成风……
 
  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整个中国陷入了拜金主义,整个道德体系濒临崩溃。然而,此前如果不进行改革开放,中华民族就会灭亡,“两害相媲取其轻”。邓小平先生明知很难做到,但还是一再强调“两个文明一起抓”,这实属不得已而为之。
 
  30年前,邓小平先生为中国注入激素,使中国获得了高速发展。事实上,一般公司的起点要比30年前国家的起点高出许多,并且国家已经正在建立新的道德体系。当初的激素打得太多了,让身体越发虚弱了。我们更需要的是相机而动的“组合拳”。
 
  四、激情也有蜇伏期
 
  一种稳步提升的收入,常常是人们所期待的,在这个基础上,因时、因地制宜的激励,偶尔用些“钱”,甚至是大金额的“钱”,随及恢复平常,往往会有更好的效果。
 
  马克思说的“否定之否定”,毛泽东说的“波浪式前进”,《易经》说的“物极必反,否极泰来”,《黄帝内经》讲的“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营销理论中说的“投入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其实说的都是一个道理。万事万物都要经过这个起伏的过程,否则,就是违反规律的,激情也不例外。
 
  如果员工们天天都激情四射,等待这个企业的,只能是失败。它违反了事物发展的规律,没有蜇伏,就无力生长,这就是不能天天打激素的道理。谁能顺势而为,就能获得成功,谁要是逆势而为,就会困难重重。所以,员工的激情也有蜇伏期。
 
  只有掌握了“生、长、收、藏”的规律,在应该有高潮时,就掀起高潮,应该进入蜇伏时,就要做到“潜龙勿用”,就没有不成功的道理。
 
  除非是逼不得已,否则,断然不能用“钱”来引导员工,这种天天打激素的作法,会让员工越走越远,企业文化也会越来越淡漠。谩骂声将充斥到企业的每个角落,并会逐级向上传递,最终连CEO们都会被下属的不作为搞得颜面全无。如此,激励就变成了祸患。
 
  激励是件好事,本来应该会得到员工们的赞赏,并让员工激情四射才对,但如果违反了激励的规律,往往会沦为一种尴尬。
 
  一、以钱为中心
 
  如果我们对中、小民营企业,尤其是制造类的民营企业做一下了解,不难发现支持广大基层员工执行力的因素非常简单,就是“钱”、“挣钱”。钱是大家的最根本动力。员工接到管理者命令后的第一反应是,“这会让我多赚钱吗?”或者是,“这会影响我多赚钱吗?”
 
  这种饮鸩止渴的作法,可不是件好事。
 
  管理干部往往不能和颜悦色地安排工作,而是靠“骂”、“大骂”、“怒骂”、“怒吼”来安排工作,并且其级别必须是一次比一次更强烈,一次比一次更难听才会奏效。我们兴许会认为这种管理方式太粗鲁,然而,管理者们别无选择。
 
  管理者的级别越高,就越会维护企业的利益,这往往与员工利益相背而驰。比如说,上批订单的计件工资是3元/个产品,而这批订单的计件工资还是3元/个,员工会不开心,因为人总是有“稳步提升”的期待,矛盾油然而生。没有钱,一切都变得那么苍白无力,包括管理者的命令。在“钱”的面前,“摆事实、讲道理”往往是不堪一击。最可怕的是,矛盾越积越深,最终还可能引发怠工、罢工、集体跳槽等一系列问题。然而,企业给他们的钱真的很少吗?所以,为了解决燃眉之急,“骂”、“大骂”、“怒骂”、“怒吼”也是不得已的事情。
 
  然而,相同的问题在有的外资企业里,就有了不同的版本。如果由于自己的错误导致某份产品的拖纳,或者是产生了一份全数不良,制造员工都会追悔不已,认为这是一种耻辱。如果大家看到待产区堆积成山产品就会急得不得了,自觉加快工作效率,或者是自愿加班对应。如果领导批评了自己的过错,哪怕是偶尔,都会感到羞愧难当,赶紧改正错误。然而,没人因此而付给大家钱。
 
  个别民营企业的员工离职率,甚至可能达到100%~200%。当人们把“钱”看得比什么都重时,他们只会唯利是图,最终走向堕落;当一个企业把“钱”放到引导大家工作的首要位置时,这个企业只能抱怨成风,最终走向没落。有多大的胸怀,走多远的人生;有多宽的胸怀,做多大的企业。
 
  那么,用“钱”激励大家的积极性,难道错了吗?
 
  二、钱也不是万能的
 
  钱的确可以激励人的积极性,但它并不是惟一激励员工的手段。钱是一种利益,但利益不仅仅是指“钱”。钱只是为了满足人的基本需求,却不能成为包治百病的“万能方”。
 
  冷兵器时代,士兵是拿“性命”谋生的,然而,封赏的事却不是天天都有。赏罚分明、赏罚有度是将军、皇帝必须遵守的原则,否则,就会败坏军纪、军风。人家拿“性命”工作的士兵,都不能拿“钱”去激励士气,更何况仅仅是出卖劳动力的员工呢?其实,回想一下我们的企业史,是由于“钱”,大家才拼命为企业拿业绩的吗?
 
  那“钱”到底能起到什么作用呢?
 
  当西医遇到一些功能性的疾病,使用抗菌素无效时,就会使用激素。
录入:mp099

上一篇:透视眼镜行业的本质

下一篇:针对营销郑重审视眼镜行业


美萍物业管理系统 美萍会所管理软件 美萍音像销售管理 美萍足浴管理系统 美萍桑拿洗浴管理 美萍会员管理系统 美萍娱乐管理系统
美萍美发管理系统 美萍装修电子报价 美萍美发管理系统 美萍保健按摩管理 美萍酒店管理系统 美萍会员销售管理 美萍客户管理系统
美萍营销管理系统 美萍汽配管理系统 美萍汽车美容管理 美萍人事管理系统 美萍汽修管理软件 美萍餐饮管理系统 美萍手机销售管理
美萍酒吧管理软件 美萍建材销售管理 美萍茶楼管理系统 美萍培训机构管理 美萍快餐管理系统 美萍服装销售管理 美萍超市管理系统
美萍咖啡馆管理 美萍医药管理系统 美萍进销存系统 美萍洗衣店软件 美萍库存管理系统 美萍健身房管理 美萍体育场馆管理
美萍诊所管理系统 美萍鞋店销售管理 美萍图书销售管理 美萍体育用品管理 美萍瑜伽会馆管理 美萍房介管理系统 美萍眼镜管理系统
相关新闻